近期,多地的烤肉店纷纷推出“便利店”模式,这类烤肉便利店兼具餐饮的就餐属性和便利店的自选模式,成为餐饮市场的又一新热点。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这种创新业态打破传统餐饮模式,以创新的产品陈列和销售方式,为消费者带来了自由、便利又充满趣味的就餐体验。然而,在其火爆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包装争议、成本把控、盈利模式等方面的挑战,未来发展之路充满未知与变数。

烤肉便利店正席卷全国

  长期以来,烧烤一直以街头巷尾的烟火气闻名,从最初的路边摊1.0版本,逐渐发展至进驻商超,实现了从小吃向聚餐型餐饮的转变。如今,烧烤行业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传统商场外,社区周边成为新的热门选址。烤肉便利店的出现,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利、有趣且具有自主挑选感的消费体验。

  据了解,烤肉便利店采取创新的产品陈列与销售方式。将肉类小份分装,采用真空密封或托盘包装,整齐陈列于开放式冷冻货柜,消费者如同在便利店购物,可使用购物筐或小推车自由挑选。店内品类丰富,除烤肉外,还涵盖汉堡、石锅拌饭、自助泡面等,极大丰富就餐体验。此外,店内还设有烤炉,消费者无需等待,即选即烤,形成了一种更自由、便利的烤肉体验。

  冷链配送新鲜现切、小份包装自助选购……一批烤肉便利店正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市场中纷纷“冒头”。

  北京的啊咻烧肉在开业之初推出“换菜卡”活动,食客可通过一本书、一张机票、一个故事换取一份烤肉,新颖的营销模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关注;重庆的权三喜自助烤肉便利店内摆满泡面机,提供韩剧同款DIY体验,让食客有身临韩剧之感;河北石家庄的三亩三自助烤肉同样是便利店模式,69元烤肉不限量,有多种肉品现拆现烤,如果现场吃不完,消费者还可以加9.9元打包带回家。

  业内人士表示,创意十足的“烤肉+便利店”模式,进一步拓展了烤肉自助的场景,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趣味性拉满。这一创新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新的用餐选择,也为烧烤行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烤肉便利店缘何爆火

  烤肉便利店如此火爆的背后,究竟有哪些逻辑可以拆解?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新兴业态迅速走红的背后,蕴含着独特的商业逻辑,融合了社区门店、自助模式、零售体验与高性价比等多重要素,为传统烧烤行业带来了全新变革。

  许多烤肉便利店主打小店模型,多选址于街边社区,避免了高昂的商场租金,同时贴近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场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烤肉品牌因高价格体系与滞后的产品优化,导致消费者流失。而烤肉便利店通过精准选址有效控制成本,这些店铺通常面积在60平方米左右,简化装修设计,通过紧凑合理的布局,不仅能提供完整的烤肉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低价策略的可持续性。对于消费者来说,社区店紧邻生活圈,提供了极大便利。忙碌的上班族下班后,步行几分钟即可在家门口享受美味烤肉,避开了商场的喧嚣拥挤,营造出邻里间的亲切自在氛围,满足了消费者对便捷、舒适用餐环境的需求。

  在消费愈发理性的当下,消费者不仅追求美食体验,更注重价格合理性,自助模式顺势兴起,烤肉便利店也多受其影响。一部分品牌采用传统自助模式,如权三喜自助烤肉便利店,虽单盘标注9.9元,但同时推出单人自助及双人自助套餐,让消费者实现“一次交钱吃个爽”的体验。另一部分品牌则采用半自助模式,如饷起烧肉,肉类以25元/盘的方盘盛放,傣族糯米耙及小菜等以10元/盘的圆盘放置,消费者自助拿取后按盘子数量结账。这种独特模式与炭火烤制相结合,使其备受消费者青睐。“自选模式赋予消费者充分自由,可依据个人口味与食量自由挑选食材,打破传统烤肉店菜单限制,减少食物浪费,增强用餐趣味性与互动性,同时可以直观确认食材新鲜度,吃得更安心。”业内人士说。

  烤肉便利店在食材拿取方式上进行创新,打破传统自助烤肉食材堆叠、以餐盘选取的模式。部分烤肉便利店允许消费者将吃不完的肉类直接买走,突破传统自助仅支持到店就餐的局限,提升食材利用率,给予消费者更灵活的消费选择。“餐饮+零售”的融合模式不仅确保食材新鲜,实现即选即烤,避免食材长时间放置导致的浪费与变质,还保障了消费者的选择自由,可根据自身需求随意搭配食材,为餐饮消费带来全新体验。

长期发展面临多重考验

  在餐饮行业创新浪潮中,烤肉便利店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目光。对于烤肉品牌而言,便利店自选模式具备显著的降本增效优势。同时,便利店自选模式对食材种类及新鲜程度等各方面的要求更加严苛,倒逼部分烤肉品牌自建供应链。有业内人士表示,通过中央厨房统一腌制,损耗率和成本均可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称,尽管烤肉便利店们凭借性价比、便利性顺利翻红,但是在其火热发展的背后,诸多因素使其在能否长期留住顾客、实现可持续盈利方面存在不确定性。

  首先,餐品包装的必要性存疑。烤肉便利店与传统自助烤肉店的一大区别,就是餐品包装。从真空包装到“塑料盘+保鲜膜”,虽有独特之处,但也引发部分消费者对包装必要性的质疑。有消费者表示,感觉很不环保,而且看上去有些廉价,如果价格不变,感觉这部分包装的钱会从品质上扣。

  其次,自选模式易浪费,成本不好把控。自选模式的核心在于为消费者提供丰富的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这就要求品牌增加产品种类。但自选模式下,消费者拥有较大的选择权,且其需求难以预测,容易导致商品积压。

  再者,盈利模式单一,客单价难以提升。烤肉便利店主打性价比,客单价基本维持在50—60元,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高翻台率和规模效应。一旦市场流量增长趋缓,门店很难通过提高价格来增加利润,面临较大的盈利压力。

  最后,随着越来越多商家涌入性价比赛道,竞争愈发激烈。从自助小火锅到回转寿司,高性价比模式往往能受到更多消费者的欢迎,但仅仅模仿便利店创新形式,缺乏核心竞争力,极易陷入同质化困境,致使消费者产生审美疲劳,这对烤肉便利店持续吸引顾客复购构成重大挑战。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烧烤行业未来趋势是性价比,要做低端食材、中端价格、高端体验。对于烤肉便利店品牌而言,能否在标准化与个性化、效率与体验、资本与生存之间实现平衡,并摸索出一条合适的道路,仍然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