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14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4月8日至10日,芝罘区举行2024年新入职教师关于素养旨向的“教学评”一致性课例研讨活动。活动分别在烟台十一中、南山路小学和港城小学开展,2024届新入职的240余名教师参加活动。新入职教师们参观了三所学校,了解校园文化建设,聆听了学校关于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研究的介绍,观摩了12名教师的说课和课堂教学展示。
说课和课堂教学展示
烟台十一中教师韩佳君执教《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一节课,在教学中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有效拓展教学资源,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科技能的培养。

祥和中学教师李嬿婷执教《我与集体共成长》一课,以中国乒乓球团队初建、成长、成熟三个阶段的故事为情境线,以学生思考乒乓球团队成功的原因、探究共建美好班集体的方法意义、积极参与建设美好班集体为活动线,以在共建中尽责、在担当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为知识线,三线融合,素材选择恰当有力,主题辩论激活思维。

烟台五中教师余文婷执教《那个星期天》一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中的“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的阅读目标,以及“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的写作目标。把阅读和写作教学有机融合,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实践中成效斐然,充分展现了语文新课标理念。

烟台十中教师韩宇执教《探索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一课,通过教具直观演示同位角的数量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直线平行的条件,增强了课堂互动性。几何画板动态展示角度变化,有效突破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的难点,提升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南通路小学教师于金秋执教《厘米的认识》一课,以情境引导下的实践探究为核心,通过对比多样测量方法揭示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在具象操作中深化量感培养,发展数学思维与动手能力,并指向生活应用、跨学科整合及量感迁移的未来方向。

港城小学教师彭佳欣执教《要下雨了》,创设“森林气象探秘”的沉浸式学习情境,通过多元化教学方法,构建“观察-探究-表达”学习路径,引导学生在解密动物雨前行为的过程中,同步发展科学思维和语言实践能力,实现语文课堂向能力生成课堂的深度转型。

葡萄山小学教师孙千越执教《猫》一课,设计了连贯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群,推动课堂教学稳步前进,将“教学评”一致性理念用于课堂教学全过程。

康和小学教师刘娜执教《真分数假分数》,以“计数单位”为核心思想,通过数轴直观和分数进制规律,引导学生从数的本质出发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及带分数的关系,体现了“数的一致性”教学理念,为后续分数运算和数系扩展奠定基础。

南山路小学教师王龄毅执教《端午粽》一课,秉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理念, 以端午粽为线,以读书声为乐,引领学生感受深厚的民族文化和多姿多彩的传统习俗。

蓁山小学教师于晓岚执教《走进“诗仙”李白》。以新课标“文化传承与理解”为核心,让李白的诗歌穿越千年,成为照亮学生精神世界的“明月”,感悟“人生不过诗五首,道骨仙风自逍遥”的浪漫情怀。

港城小学教师蒋梦霄执教《厘米的认识》,在真实情境与创造测量工具中让量感在孩子心中自然生长。

西牟小学教师朱凯莉执教《100以内数的整理与复习》,在情境化活动和具象操作中,系统构建学生对“数”的整体认知。

此次活动为新入职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新入职教师对教学的深入思考,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新教师们将把研讨成果转化为实际教学行动,为学生带来更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责任编辑:李京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