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吕新涛 通讯员 谢福恒)3月3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联合发布《关于表彰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及“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决定》(人社部发〔2025〕13号),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岐黄学者、脑病医院院长闫咏梅教授荣获“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这是国家卫生健康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也是陕西中医药大学教师首次获此殊荣。

医者仁心:深耕临床四十载 守护生命显担当

闫咏梅教授是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医院院长、陕西省痰瘀论治中医脑病重点研究室主任。从医40年来,她始终秉承“大医精诚”的信念,扎根临床一线,将“简、便、廉、验”的诊疗原则贯穿始终,在确保医疗质量的同时,切实减轻患者负担。她带领团队构建了“中西医结合,急救与康复结合,预防与治疗结合”的脑病诊疗体系,对中风、痴呆、颤症等疑难脑病的诊治形成独特方案。

作为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书记,她以身作则,在疫情防控、基层医疗支援中冲锋在前,日均工作超10小时,以“医者父母心”守护万千患者,获评“陕西省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

守正创新:构建脑病理论体系 推动学科发展

师从国医大师张学文,闫咏梅教授继承“脑当脏论”“痰瘀毒损”等学术思想,创新提出脑病“痰瘀毒损”理论体系,确立“涤痰化瘀解毒通窍”治则,制定颅脑水瘀证等证候标准,创制“醒脑解郁胶囊”等系列方药。其主持梳理的中风、中风先兆及痴呆诊疗方案被纳入国家《重点病种诊疗规范》。

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收录11篇),获发明专利4项,出版著作及教材10部,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项6项,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薪火相传:创新育人模式 培育杏林英才

作为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闫咏梅教授首创“体悟经典,分层跟师,德术双修”人才培养模式,将多学科知识与现代医学融会贯通,培养博士、硕士78人,国家级及省级师承弟子2人。她主持的《中医内科学》课程获评陕西省精品课程,带领团队获“陕西省优秀教学团队”称号,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为中医药事业传承发展储备人才力量。

此次表彰是对闫咏梅教授四十载无私奉献的高度认可,也是对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教育成果的充分肯定。医院号召全体师生以她为榜样,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民族复兴新篇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