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鲍鱼,大多数福建消费者也许首先会想到“南日鲍”“连江鲍”。尽管平潭鲍鱼产业链日益成熟,且品质不俗,但其在国内一直缺乏相匹配的品牌价值。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究其原因,仍是品牌建设的不足,尚未构建起统一且辨识度高的品牌视觉体系,难以形成记忆点,市场占有率与附加值亟待提升。
在践行“大食物观”的背景下,“特”“优”农渔产品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机遇。跳出食物看食物,立足市场看产业。显然,平潭鲍鱼要抢占更大市场,不仅需要持续在产品本身下功夫,还要在创新营销、拓展渠道等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首先要推动品牌迈向差异化。作为一座旅游城市,平潭应充分发挥“美食+旅游”的叠加效应,将鲍鱼美食体验嵌入海岛游线路,设计“品鲜打卡点”等特色项目,叩开农文旅融合之门,让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成为平潭鲍鱼的“流动宣传员”。
其次要讲好平潭鲍鱼故事。摒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陈旧思维,深挖品牌文化底蕴,以平潭独特的海洋文化为脉络,通过短视频等时下火热的传播形式,打造直击消费者情感的内容,唤醒大众对地域特色农产品的认同感。
叫响品牌,方能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经济。相信在当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生产经营者等多方联动、共同发力之下,平潭鲍鱼将在不远的未来真正走向“顶流”。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