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
-
让电池“返老还童”!下一代锂电池研发中国方案“新鲜出炉”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现实生活中,热胀冷缩、电池反复充电使用会逐渐老化等现象都是众所周知,但周知中蕴藏的未知总是吸引科学家们关注和探索。实现电池“返老还童”最近,中国科研团队通过持续探索研究并联合中外合作伙伴发现,下一代锂电池高比容量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在受热时会“收缩”,可以帮助老化
-
我国轻舟货运飞船将在“中国航天日”首次向公众亮相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获悉,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我国轻舟货运飞船将首次向公众亮相,1:1模型将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行的航天科普展上展示。货运飞船被形象地称为“太空快递小哥”。与人们熟悉的天舟相比,经过层层选拔、今后将到太空“上岗”的轻舟,有什么“性格特点”?轻舟货运飞船与中国
-
我国科学家成功绘制“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获悉,中心韩斌院士团队完成145份亚洲栽培稻及其普通野生稻的高精度基因组组装,成功绘制了迄今为止分辨率最高的“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野生稻-栽培稻泛基因组图谱。(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供图)4月16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
我从北京来丨我的雄安“变形记”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设立八年来,雄安新区这座现代化城市拔节生长,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北京英才汇聚于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中国科学院的博士为何到雄安扎根?在未来之城创业又是什么体验?一起跟随镜头,走进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倾听北京人在雄安的创业故事。来源:北京号作者:长城网
-
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背后有哪些趋势?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把握新一
-
月球背面月幔更“干”
本报北京4月10日电 (记者吴月辉)记者1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测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表明月球背面月幔很“干”。相关论文已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据介绍,月幔处于月壳与月核之间,位于月球表面以下约60千米至1000千米处。月幔水含量在揭示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