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广东省教育厅、汕头市教育局、汕头市潮阳区人民政府指导,汕头市潮阳区教育局、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主办的“‘苔花开’潮阳区乡村儿童美育成果展”活动在汕头潮阳区举行,展示该项目三年来在当地取得的成果。记者从活动上采访获悉,自2022年3月启动以来,“苔花开”项目已覆盖潮阳全区13个镇、253所公办小学,共培训了259名校长和2402名教师,惠及乡村儿童超过15万人次。


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当天的活动以“美美潮阳·美育童心”为主题,设置有美术展、音乐节目展演等环节,来自汕头潮阳区的乡村儿童用画笔描绘梦想,用歌声传递情感,用朗诵抒发心声,用舞姿展现活力,生动讲述了他们的美育故事。
据了解,由于受资金、师资、资源、观念等多重因素制约,乡村美育工作长期以来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不少乡村儿童成长中缺失美育滋养,乡村校园里歌声与色彩处于匮乏的状态。
为缓解这一社会问题,探索公益助力乡村美育新路径,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和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企业家于2016年发起“苔花开”乡村儿童美育计划。该计划聚焦农村教育薄弱环节,通过“乡村校长领航计划”“乡村美育教师成长计划”“乡村美育展示计划”,全方位推动乡村小学美育发展,让农村儿童获得平等美育机会与资源。



孩子们的美育作品在活动现场展示
2022年3月,“苔花开”项目正式落地潮阳区。截至2025年3月,该项目已完成乡村校长领航计划培训2期、乡村教师成长计划培训累计97场,支持全区12镇同时举办元旦儿童艺术节,还将学生作品带到省级舞台展示展演。
在24日活动现场的总结交流会环节,华南师范大学课题组发布“苔花开”潮阳项目评估报告,肯定了项目给当地带来五大改变:进一步促进了地方美育政策发展完善、地区美育课程和活动显著优化、学校美育教研情况的显著提升、音美兼课教师能力显著提升、学生对校园美育获得感的反馈积极正面。
而上述这些改变,在孩子们和老师的分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纷纷表示美育活动如及时雨滋润心灵,让校园生活绽放斑斓色彩;参加英歌舞社团,让曾经对学习不热衷的学生找到新热情;内向的孩子变得能在集体中从容表达自我,急躁的孩子懂得了等待与配合。
“每天枯燥地上课、学习,使我们感到沉闷与压抑。美育活动像一场及时雨滋润了我们的心灵。”“学校开展‘苔花开’美育活动以来,我的生活悄然间绽放出了一片斑斓的色彩。”“参加英歌舞社团,让我这个曾经对学习不太热衷的学生,找到了全新的热情所在。”“从小内向的我,现在慢慢能从容地在集体中表达自我;曾经急躁的我,懂得了等待与配合的重要性。”……许多孩子在现场大胆地表达着自己的感受和看法。
“‘苔花开’不仅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也让我们教师收获颇丰。”潮阳区河溪西陇小学教师吴楚娟是“苔花开”项目的受益老师之一。据悉,受限于师资,河溪西陇小学的音乐、美术课程通常是由语文、数学等科目教师兼任,怎么教好艺术课也成为对这些教师的挑战。经过培训,吴楚娟从“美术小白”成长为能独立上美术课,并在小学美育兼职教师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荣获镇区一等奖,还作为区公开课进行展示。

孩子们的美育作品十分“吸睛”
潮阳区金浦三堡小学校长郑晓梅亲历了项目的落地实施,见证了学校美育的蜕变。她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有艺术才华和梦想的孩子“被看见”,老师因“看见”更努力引导托举,孩子因“被看见”更有动力展现自我,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通过一个公益项目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双向奔赴,我想这就是项目的意义所在。”
“公益的意义,不在于简单的资源投入,而在于激发内生动力,让改变持续发生。”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会执行会长周贵在总结发言时表示,“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乡村美育,让每一朵‘苔花’都能在艺术的阳光下自由绽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据悉,广东省长江公益基金会是在广东省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4A级基金会,由长江商学院广东校友企业家们发起,秉承“凝聚商业智慧,绽放美好生命”使命,重点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及医疗援助,推动公益慈善事业的长远发展。
文、图 | 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陈淑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