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店网讯(记者 李玉荣 通讯员 王艳)
群众的心事,就是社区民警的心事,正是这份“以心换心”的责任感,让70后社区民警金东超熬出了“和气融融”的“百家粥”。今年50岁的金东超是正阳县公安局雷寨派出所指导员。

在28年的农村派出所工作中,金东超从起初的“在社区”,再到现在的“知社区”“融社区”,他已将社区的基本情况熟记于心,他用双脚丈量着辖区的每一条乡村街道,用真情拉近与每一名群众的距离,深耕,深耕,深耕社区“责任田”,将服务群众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用心用情守护万家灯火。
“勤”字当头,生硬“金警官”变亲切“老金”
1997年,金东超刚到新阮店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时,在入户走访过程中,他发现农村派出所工作纷繁复杂,虽然做到了和群众面对面,但要真正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他暗下决心: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真心,定能跟群众打成一片。那段时间,他本着“从小事做起、做精小警务、解决小难处、服务大民生”的工作思路,深入农村入户走访,摸清各类基础信息。他随身携带笔记本《工作日志》,群众不经意说的事情,只要他觉得有用,就立马记在本子上。大到办理户口、违法犯罪线索,小到婆媳不和、邻里纠纷等信息,他统统不漏过。面对辖区群众的求助,他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办,甚至经常主动“揽事”。
28年下来,为群众调解纠纷、送证上门的事连他自己都记不清做了多少,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更是金东超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他看来,没有什么纠纷是调解不了的。都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偏要来断一断。
“还是第一次见你这样处理事情的,不过俺是心服口服了。”2023年2月份,当事人王女士和母亲专程来到汝南埠派出所,为金东超送上一面印有“一心为民,排忧解难”的锦旗。 事情说起来挺复杂,涉及一段姐妹感情、两个家庭。2012年,王女士因为盖房子借了姐姐9万元钱,后来妹妹称次年就把钱还给姐姐了,姐姐说没有接到还款,两人为此产生纠纷,数年未曾往来。2023年1月29日,两人回娘家走亲戚碰面后,又为此事引起争执,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相互推搡,最后报了警。 在派出所里,值班民警直挠头皮,双方各执一词,完全听不近道理,但事情不解决也不行,容易激化矛盾。 “老金,你来试试?”所长想到了金东超。 说干就干,4个多小时之后,最后姐妹两人签了调解协议书,满意而归。
“金导,你有什么法宝?”年轻民警好奇地问。金东超神秘一笑,说:“其实挺简单,一是法,二是情。法律规定,欠钱要还,所以,我建议她们要去银行查询转账记录。血浓于水,都是亲姐妹,这一点大家都认同,那就更好说了,我联系了镇法庭的法官、司法所的律师,还有两人的亲戚,大家坐下来共同商议,如果协商不成,两人就到法院起诉解决,就这样圆满解决了。”
能得心应手处理这些事,既得益于金东超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是他多年钻研调解业务工作的结果,扎根农村社区28年,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警源访源诉源“三源共治”、深化警调访调诉调“三调对接”工作,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各类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多元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工作格局进一步完善,探索出群众议事、共同谋事、最终成事的“老金议事会”模式,持续拓展听取民生意见的渠道,构建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格局,截至目前,他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
针对辖区邻里矛盾纠纷多的特点,他积极构建信息员队伍,及时摸排和收集矛盾纠纷,联合社区网格员、党员志愿者、退休老干部等人民调解队伍,对摸排的矛盾纠纷及时上门调处,把家长里短的烦心事化解在萌芽状态,实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回访在效”,以“小和谐”换来“大平安”,正是由于这套得力的工作方法,渐渐地,社区治理工作变得得心应手,金东超也从群众口中的“金警官”变成了亲切的“老金”,因工作表现出色,金东超多次获得个人嘉奖、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先后荣获三等功两次。
“暖”人心田,一身藏蓝诠释赤诚初心
金东超常说,“踩在一方热土上,就要走出一条实道,用双脚丈量出人民群众通往平安幸福的道路,争做‘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百姓’的社区民警”。
纠纷调解有“老金”。金东超的热心肠也是出了名的。金东超说,大到群众打架,小到夫妻吵架,都需要社区民警出面调解。 2024年4月,雷寨乡塘坡村居民魏某与楚某因宅基地纠纷多次发生矛盾冲突,金东超得知后多次找到魏某和楚某了解情况,在金东超的耐心开导下,两人终于同意调解。事后,金东超及时联系土管所、司法所、村委联合调解,在村里现场召开“老金议事会”,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并承诺不再因案涉土地发生纠纷。在村民的见证下,村委工作人员对宅基地进行了重新丈量,双方握手言和,至此,一件历经十多年的陈年宅基地“恩怨”案件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金东超看来,与百姓打交道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是一片诚心,群众早晚能看见。”为了能更了解群众的需求,金东超将自己的微信二维码、工作照及手机号张贴到他分包的雷寨乡社区村委公告栏,加入各类居民微信群,并结合入户走访发放“警民联系卡”。
护校安园有“老金”。一直以来,金东超把校园安全作为治安管控工作重点,深入推进“护校安园”工作,他对分包的雷寨中学、雷寨小学的校园内保安配备及值班情况、消防设施、安全通道、安保器材、视频监控设备、安全制度落实等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与校方负责人积极沟通,对学校落实校园安全防范措施、内保和门卫制度进行监督落实,进一步筑牢学校安全防线,构建平安和谐校园。
2月13日,新学期开学了,雷寨乡中学“警校共育”办公室内,一场热烈的讨论正在进行。法治副校长金东超作为副组长参与其中。这一讨论源于该所与辖区学校建立的“警校共育”机制,旨在通过定期沟通研判、会商交流,以清单化的方式解决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未成年人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为更好地关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预防校园欺凌霸凌等不良现象的发生, 金东超还在雷寨乡中学启用“警察叔叔信箱”,直达“学生们想说却没处说、口难开的、不敢说的” ,进一步延伸对未成年人保护的触角,切实增强了未成年人的防欺凌意识和校园安全感。其间,金东超每周到学校及时收集信件,了解未成年人的诉求和愿望,通过不断摸索,拓宽沟通渠道,架起了在校未成年人与民警的交流沟通“桥梁”,最大限度地向青少年学生敞开心扉,让他们毫无顾虑地真实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境遇,以便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巡逻防控有“老金” 。雷寨派出所联合乡平安办,组建了雷寨乡义务巡逻队,在辖区开展日常治安巡逻活动,排查和解决社区治安、消防隐患,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加强综合治理,对沿街商铺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普及,最大限度的防范案件发生。其间,金东超带着义务巡逻队走街串巷,访东问西,安全检查、反诈宣传、调解纠纷…… 日常走访中,他随时向群众讲解宣传法律常识、消防安全、防火防诈骗等知识,解答群众提出的各种问题。
“社区工作不是我一个人的独角戏,没有同事们的协同助力,没有辖区群众的鼎力支持,我不可能走到现在。” 金东超如此说道。金东超,这位“70后”社区民警,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以山海可平的执着、无问西东的付出、大爱于心的情怀,脚踏实地,用实际行动抒发着自己的“社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