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最大的一个亮点是渔光互补的结合,水面以上发电,水面以下养殖。”4月14日,新黄河记者在东营市华润财金红光渔业800MW光伏发电项目现场了解到,该项目于2023年7月全部建设完成并网发电,是国家首期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山东省重大项目、山东省单体容量最大的新能源项目、山东省最大的渔光互补项目,年发电量11.2亿千瓦时,节约标煤3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7万吨,年均实现利税2.2亿元。

据该项目光伏电站站长张立强介绍,该项目将光伏渔业与文旅观光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了一个集乡村振兴、清洁能源利用与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通过水上光伏发电与水下养殖的有机结合,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有效减少了水面蒸发、抑制了藻类繁殖,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在用地方面,渔光互补模式充分利用了盐碱滩涂资源,无需占用农业、工业和住宅用地,极大提升了单位面积土地的经济价值。

光伏板下,海参、鱼虾在遮阴环境中茁壮生长。张立强表示,光伏板可以调节水温、pH值,为水产提供理想环境,大大提升亩产收入。

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标杆项目,红光渔业光伏项目只是山东鲁北盐碱滩涂地千万千瓦级风光储一体化基地的一个代表之一。全国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项目国华HG14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黄河三角洲军马场集团5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全容量并网,渤中海上风电G场址项目、智能电网国家重大专项“绿色能源支撑重化工城市低碳转型重大技术典型示范工程”进展顺利,全市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801万千瓦……当下,东营市积极推动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为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记者:刘海奎 编辑:吕冰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