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地籍图的方法可以分为模拟法和数字法两种,以下是数字法制作地籍图的详细步骤:

数据准备

根据分幅地籍图的坐标范围,选定该幅图所涉及的作业分区数据文件,包括图块描述信息文件和测点坐标文件。

生成平面图

使用测点平面坐标和地块描述信息(地物编码、各点连接信息等)自动生成平面图。对于要求有等高线输出的地籍图,应根据测点三维坐标和地形(物)属性信息生成等高线,并完成等高线遇地物的自动断开、计曲线及地形点高程的自动注记,等高线与平面图的叠加。

图廓整饰

自动注记宗地号、地类号。在图形生成时,测图系统软件会对测点坐标及地物属性信息是否正确、完整等进行检查,房屋边界线、界址线是否闭合,测点坐标是否超出测区(平面及高程)范围、界址线是否交叉等。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后重新生成地籍图。

编辑要素

在内业制作地籍图时,需要添加编辑要素,包括地块、道路、水系、居民点图层和影像。

注记公式输入和转换

点击右键所要编辑的图层,打开下拉菜单中的属性,进行注记公式输入和转换操作。注记公式输入包括点击B处放置属性,并将同名标注默认状态更改为“每个要素放置一种标注”,然后点击确定。注记转换操作包括勾选标注要素,点击“将标注转换为注记”,并调整注记位置和大小。

调整注记位置

调整注记的基本原则是尽量将注记调整到地块中部位置,若由于地块比较密集,需要建立指导线图层,将标注移往地块外进行排列。注记不能互相叠压,注记与指导线不能交叉,指导线和指导线也不能交叉,确保注记体现清晰。

出图幅面大小设置

在菜单栏中,将“数据视图”转换到“布局视图”中,并设置好图幅面大小。

图面整饰

完成上述步骤后,进行图面整饰,确保地籍图的整体美观和准确性。

导出和保留

制图完毕后,导出地籍图并保存,以便后续使用和管理。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完成地籍图的数字制作。建议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专业的地籍成图软件(如CASS)来提高制作效率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