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搬迁是指 与其他搬迁活动同时进行的搬迁方式。具体来说,它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搬迁对象:

同步搬迁的对象主要是居住在生存环境差、不具备基本发展条件或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此外,与建档立卡搬迁人口生活在同一自然地理单元(或村庄)内需要实施搬迁的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也可以纳入同步搬迁范围。

搬迁目的:

同步搬迁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搬迁改善搬迁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逐步脱贫致富。这通常涉及将贫困人口从贫困地区迁移到相对发达地区,并通过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和拓展增收渠道来实现这一目标。

搬迁方式:

同步搬迁可以与其他类型的搬迁(如异地扶贫搬迁)同时进行。在搬迁过程中,同步搬迁的农户原宅基地一般由政府统一收回,原房屋被拆除,搬迁户在迁出地的原有耕地、林地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等其他合法权益继续有效。

补助政策:

同步搬迁的补助标准通常低于异地扶贫搬迁。例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2万元,非贫困人口人均住房补助1.2万元。此外,签订搬迁及旧房拆除协议并按期拆除旧房的,每人还可以获得1.5万元的奖励。

综上所述,同步搬迁是一种与其他搬迁活动同时进行的搬迁方式,旨在改善搬迁对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同步搬迁的对象包括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搬迁方式涉及原宅基地和房屋的收回与拆除,补助政策也与其他搬迁类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