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漏税是指 纳税人违反税收法规,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偷税
纳税人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逃税
纳税人存在故意隐瞒收入,比如故意少报员工工资个税,还有控制企业利润等,少缴税款。
漏税
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少申报和少缴了税款,要么就是记账失误导致的错误申报。
需要注意的是,逃税和漏税在主观上存在明显的区别:
逃税是故意行为,存在主观上的逃避缴税意图。
漏税则是过失行为,由于客观因素导致的少缴税款。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逃税行为,税务机关除了追缴税款外,还可以处以少缴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漏税行为虽然也属于违章行为,但一般不会上升到刑事追究的层面,主要通过行政手段进行纠正和处罚。
建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税收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纳税,避免因逃税漏税等行为带来的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