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写了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在春节(即农历正月初一)时的热闹景象。王安石见家家忙着准备过春节,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诗词解析
1. 声、色、味俱全的喜庆氛围
诗句开头两句用“爆竹声”、“春风”、“屠苏”三个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氛围。
“爆竹声中一岁除”点明了时间和节日,也渲染了热烈的气氛。除夕之夜,家家户户燃放爆竹,辞旧迎新,热闹非凡。
“春风送暖入屠苏”写出了春天的温暖和屠苏酒的醇香。春风吹拂,带来暖意,也带来了新年的希望。屠苏酒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传统饮品,由多种药材浸泡而成,具有驱邪防病的功效。
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春节的景象,也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
2. 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诗句后两句描绘了春节人们更换桃符、迎接新年的景象。
“千门万户曈曈日”写出了春节早晨的景象。太阳冉冉升起,照亮了千家万户,到处都是一片光明。
“总把新桃换旧符”写出了人们辞旧迎新的习俗。在古代,人们会在门上贴桃符,以驱邪避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人们将旧的桃符换下,换上新的桃符,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这两句诗展现了人们辞旧迎新、欣欣向荣的精神风貌。
启迪
《元日》不仅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景象,也表达了人们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美好愿望。这首诗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就像诗中所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样,用热烈的心情迎接新的一年。
要不断进取,勇于创新,就像诗中所写的“总把新桃换旧符”一样,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