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抽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公司内部处理

要求补足出资:公司或其他股东有权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补足出资。可以通过发送书面通知,明确要求其在一定期限内返还抽逃的资金,使公司的资本恢复到合法状态。

限制股东权利:按照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对抽逃出资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新股优先认购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等权利进行合理限制。例如,在其补足出资之前,不分配利润给他。

解除股东资格:在经公司催告后,该股东在合理期间内仍未返还出资,公司可以通过股东会决议解除该股东的资格。这是比较严厉的措施,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公司章程进行。

民事赔偿

对公司的赔偿责任:抽逃出资股东应当赔偿公司因资金被抽逃所遭受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例如,公司因资金短缺而额外负担的贷款利息等。

对其他股东的违约责任:如果股东之间的协议或者公司章程对出资义务有明确的违约责任约定,其他股东可以要求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因此给其他股东造成的损失。

行政责任

监管部门处罚:公司登记机关有权责令改正抽逃出资行为,并对抽逃出资的股东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

刑事责任

抽逃出资罪:如果抽逃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情节严重,构成抽逃出资罪,依法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抽逃出资金额2%-10%的罚金。

其他措施

积极与银行沟通:了解抽贷的具体原因,并尝试协商解决方案。银行通常会提前一个月左右通知客户,这段时间可用于与银行协商,寻求宽限期或调整还款计划。

提供补充材料证明还款能力:若因信用记录或还款能力问题被抽贷,可以通过提交额外的财力证明(如房产、车辆、大额存单等)来增强信用度,向银行证明还款能力。

增加抵押物或担保:如果银行是担心贷款风险,借款人可以尝试提供额外的抵押物或担保措施,以增强银行对贷款安全性的信心。

调整贷款用途并提供证明:若因资金用途不规范被抽贷,应尽快调整贷款用途,并提供相应的使用证明,与银行沟通争取理解和支持。

建议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必要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详细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