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 沙 山
隆隆白昼轻雷鸣,阿香呼起驱车行。
又闻殷殷奋地出,渔阳插急声难平。
惊风吹沙沙做雨,古潭老鱼立波舞。
掀颠山谷轰喧阗,游人忽欲凌飞仙。
须臾沙阑转寂静,山容对我仍怡然。
西极地荒秘奇怪,六鳌昂首伸沙外。
——朱凤翔《鸣沙山》
鸣沙山坐落在甘肃敦煌市西南5千米处的莫高窟西侧,东起莫高窟崖顶,西至党河水库,海拔达250米,它是一处奇幻的沙漠奇观。东汉时鸣沙山被称做沙角山,也称神沙山,因为登上沙丘,山上就会发出嗡嗡隆隆的声音,犹如鼓鸣,又似闷雷,因此晋代时改名鸣沙山。据史书记载:鸣沙山“四面皆沙垄,背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风吹,则复还旧。”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人们在鸣沙山也会听见丝竹管弦之音,叫做“沙岭晴鸣”。清代诗人苏履吉有诗形容此景:“雷送余音声袅袅,风生细响语喁喁。”鸣沙山是由流沙积成的,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等色彩的沙粒堆积而成,登山时留的脚印,第二天又会平整如初,浑然又是鸣沙山的原始状态,似无人来过,令人称奇不已。鸣沙山由于其独特的构成,故而整座山的形状细腻、光滑、柔美。虽是如此,但是鸣沙山的山峰还是很峻峭的,可谓是柔美中现雄壮。鸣沙山的五色沙明暗相间,色彩缤纷,是不可多得的奇景。
自古以来,因为不能解释鸣沙山的沙为什么会响,相应地就有了许多关于鸣沙山的动人传说。相传这里原本水草丰茂,汉朝有位将军带领军队西征路过此地,见此地丰饶美丽,就在此安营。不巧当天晚上就遭到了敌军的偷袭,混战中,突然刮起了暴风,刮来无尽的黄沙,混战的军队都被埋在沙中,形成了鸣沙山。于是有人说鸣沙山沙响其实是军队的厮杀之声。据《沙州图经》记载:鸣沙山“流动无定,俄然深谷为陵,高岩为谷,峰危似削,孤烟如画,夕疑无地。”其实所谓鸣沙,并非自鸣,而是因流沙滑落而产生的沙鸣,它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奇观,有“天地间的奇响,自然中美妙的乐章”的美誉。
1994年1月,鸣沙山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