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病因有很多,包括药物因素、饮食习惯、环境因素、免疫因素、细菌及病毒感染以及由其 他疾病继发等等。血小板减少患者应在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诱发因素,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增加治疗 难度。
这些药物和饮食,血小板减少患者要注意!
1、抗凝血药物:双香豆素、双香豆素乙酰、环香豆素、华法令钠、新抗凝、苯茚二酮等,这些药物用于血小 板减少症可使出血加重,故必须禁用。
2、引起血小板减少:奎尼丁、奎宁、氯霉素、磺胺药等,因这些药物可通过免疫作用而致血小板减少,故本 病患者忌用。
3、热性药材:肉桂、桂枝、丁香、细辛、附子、吴茱萸、茴香等,这些药材有助阳动血之弊,会导致血小板 减少患者出血加重。
4、破气活血之品:如三棱、莪术、莱菔子、枳实、沉香等,尤其是脾气虚弱者更不宜使用。
此外,对于阿司匹林、维脑路通、前列环素、氯噻嗪类药、乙醇、甲磺丁脲、瑞斯脱霉素、氯霉素、磺胺类 药物、青霉素、链霉素、三甲双酮、苯妥英钠、乙琥胺、抗甲状腺药等也要谨慎运用。
治疗中的血小板减少患者,饮食要注意这几点:
1、忌食辛辣油腻食物
中医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内热或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液不循常道,溢于肌肤所致。辛辣之物(如辣椒 、大蒜等)可热生火,油腻之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可助湿生热,火热之邪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可加 重紫癜。
2、忌饮酒
酒性辛烈燥热,可刺激皮肤及内脏血管,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出血症状加重,不利于病情的治疗和恢复。
3、忌高盐、高糖饮食(特别是服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
糖皮质激素具有保钠排钾作用,故高盐饮食易引起水肿。由于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能促进糖原 异生,并能减慢葡萄糖分解,有利于中间代谢产物如丙酮酸和乳酸等在肝脏和肾脏再合成葡萄糖,增加血糖 的来源,亦减少机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故致血糖升高。因此服用糖皮质激素要限制糖的摄取。
很多药物引起的血小板减少症常常被忽视,因此,应用可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 禁忌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控制用药剂量,减少联合用药,增强预防意识,并进行血小板计数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