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床陪护经验的朋友可能见过,病床床头柜上会有一个长得像小电视的仪器,它在影视剧里的病房中也经常出现。
仪器的显示器上显示着各种波形图和数字,机身上还连接着不少电极片和管子。在使用前,护士会先对仪器所连接的电极片、袖带、探测头等进行消毒,再将其一一为患者穿戴好,调试确认仪器正常并交代家属注意观察。
那么这个仪器到底是什么,有哪些功能?显示屏上又都是些什么指标,要如何观察呢?快跟安安一起来了解吧。
心电监护仪的作用及构成
这个形似小电视的仪器,俗称“心监”,全称一般是“心电监护仪”或“多参数监护仪”,是医院常用的实用型精密医学仪器之一。它能同时监护患者的动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还具有智能分析和预警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过度肥胖、年老体衰及危重患者。
当前大部分心电监护仪能连续24小时动态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预警危险值;且操作简单便捷,医生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设定安全值,为应急处理和治疗提供有效辅助。
心电监护仪一般为台式或移动式,由主机、显示器、心电、脑电、无创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呼吸、脉搏等监护单元和各类电极、传感器组成,医生可根据需要设定监测内容和参数指标。根据结构又可将其分为:便携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遥测监护仪及HOLTER(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仪等。
心电监护仪上的指标应该怎么看?
心电监护仪屏幕上又是数值又是波形图的,看起来感觉很复杂。其实只要仔细观察找到屏幕上的英文缩写标识,对应了解它们所代表的是哪项指标,就能轻松读懂啦。
心电监护仪监测的主要参数通常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呼吸频律,有的还能监测体温。当前绝大部分心电监护仪都能显示心电图曲线和呼吸频率曲线,有的还能动态显示血压的变化情况。假如监测指标超出设定值时,心电监护仪还能自动发出警报。
检测仪报警值除特殊高危病情者,一般以患者平均检测数值上下调整20%~30%作为报警限值,特殊病情可根据个体化差异进行调节,如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需与医生协商制定报警范围。
家属陪护使用心电监护仪患者时需注意
1.尽量让患者保持静卧,保持各导线连接正常,避免打结。
2.患者和家属不要随意调节监护仪,以免影响病情观察。
3.如果心电监护仪器出现报警,请及时按铃呼叫医护人员查看并给予处理。此外,当患者侧翻、起卧、运动时都会影响心电图的波形,无需过度紧张。
4.患者的指甲不宜过长,避免涂抹指甲油,避免影响血氧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5.如果家属发现电极片脱落,或感觉局部皮肤有异常时,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了解了心电监护仪数据该怎么看,在住院陪护时就能做好医生护士的“观察小帮手”,更有效、及时地帮助医生护士了解患者的日常情况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