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腿是
中国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坐姿,就是一只脚盘在另一只腿上,形成一个数字“4”的形状。那么这个坐法的名字为什么会被称为“二郎腿”呢?

据说,这个名称源于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很久以前的清朝年间,四川郫县有一个地方官叫做新柏林,他有一个儿子叫做刘长胜。刘长胜十分聪明伶俐,不但学富五车、口才了得,而且还非常善良。有一次,他得知某个村庄的灾情十分严重,于是决定帮助那些受难者。

为了尽快赶到那个村庄,刘长胜便选择了最近的路线,可是因为路途较远,导致他跋山涉水累得发慌。后来,由于太忙了,他甚至没有时间换鞋,于是就把左脚踩在了右膝盖上,居然顺利度过了整个路程。

后来,当志愿者们问他为什么能够这么轻松快速地走完很长的路程时,刘长胜说:"那是因为我踏了二郎山的腿"。于是,这个神奇的坐姿就被称作“二郎腿”,名字沿袭至今。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二郎腿”与唐代一位名叫李二郎的军官相关。据说他非常善战,经常在军事演习中大显身手。因为他战斗力强、胆识过人,所以士兵们给他起了一个“二郎神”的绰号。由于李二郎平时休息时总是习惯盘坐或勾腿而坐,后来便有了“二郎腿”的称呼。李二郎虽然不是发明者,但他的坐姿却流传了下来,并且成为了一种广泛使用的坐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