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时财产的分配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步骤:
协议分割
双方应首先尝试通过友好协商,就财产分配达成共识。
协议内容应明确具体,包括财产的种类、数量、分割比例等。
协议应体现双方的意愿,并确保自愿性。
法院判决
若双方无法协商一致,或协议内容显失公平,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将根据《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法院在判决时还会考虑双方的经济能力、对家庭的贡献程度、未来生活的需要等因素。
共同财产界定
包括工资、奖金、生产经营所得、知识产权收益等。
婚前个人财产、因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除非双方另有约定,否则不参与分割。
个人财产界定
包括婚前个人所有的财产、因人身损害得到的赔偿或补偿、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
特殊情况处理
如一方有隐藏、转移共同财产的行为,法院可少分或不分给该方。
对于不宜分割使用的夫妻共有的房屋,可根据双方住房情况和照顾抚养子女或无过错方等原则分给一方所有。
有价证券处理
如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法院可根据数量按比例分配。
分割流程
协议离婚:双方自愿离婚并签订书面离婚协议,然后申请离婚登记。
诉讼离婚:一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调解无效后依法判决。
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财产分配方式,并考虑咨询专业律师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