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乡愁十五首


长安客寓惹乡愁,又忆芦河水北流。

愧负踏青邀友约,蛰龙是否已抬头。

乡愁一缕向天涯,小圃难寻解语花。

病愈择时归故里,再邀耆老话桑麻。

春分昼夜两均匀,草满山川花满村。

翁媪进城买肥去,黄犬静卧守朱门。

更深人静小窗幽,侧耳漫听风满楼。

二月天公常变脸,春寒复至扰田畴。

繁花成锦草成茵,养病长安误踏春。

塞上风光何日见,小诗偶得倍思亲。

轩窗忘闭夜听风,思绪悠悠西复东。

莫道此生习平仄,初心本是种田翁。

花香蝶舞柳成荫,幽处玉人弹古琴。

日丽风和非所愿,阳春最盼降甘霖。

黄牛负轭杜鹃啼,地里农人汗湿衣。

市井不知耕作苦,成天结伴看芳菲。

家乡父老闹春耕,陌上又多欢笑声。

稚子田边学种豆,汗珠点点盼芽萌。

赋闲十载鬓毛斑,薪俸养家身自安。

闹市久居忘农事,一畦春韭用心看。

十一

遥看夕照半红天,十里山村展笑颜。

布谷催人声莫急,农机油满进田园。

十二

怅望家山不得归,心中自有白云飞。

难知春月田园事,柳哨一枝含泪吹。

十三

雨霁风清三月天,村姑相约捋榆钱。

当年囧事谁还记,后辈相逢成笑言。

十四

满坡青杏逗春光,好雨知时种地忙。

久别难圆游子梦,丹心白发入诗章。

十五

莫嫌人老忆当年,队里农时若眼前。

沙土擦干抓粪手,田间吃饭倍香甜。

注:上世纪50至70年代,农村为生产队体制,社员要参加集体劳动。